走进东源县骆湖镇杨坑村,村内绿树婆娑、桃花盛开,道路畅通有序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、宣传栏内容丰富,村民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,处处洋溢着一派和谐欢乐的氛围。村民们表示,这几年,随着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推进,村里环境显著提升,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。杨坑村获评2022年度“河源市文明村”。
村民在宣传栏前驻足观看
“一约四会”助力乡村治理
“以前,村里办喜事,互相攀比大摆酒席,多则60桌,少则20桌,烟花爆竹到处燃放,办一场酒席花费不少钱。现在,‘新婚宴请一天清,亲朋好友五桌内’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。”杨坑村村委周志科说,近年来,村里成立了7个红白理事会,谁家有了红白喜事,理事会成员会主动上门指导,把事情办得周到又不铺张浪费。
村民对于红白理事会并不陌生,红白理事会逐步成为杨坑村婚丧习俗改革、促进移风易俗的基层组织力量和重要载体。“每年农历正月十三,是我们村办‘灯酒’的重要日子,过去大操大办,今年办‘灯酒’的4户人家按标准请宴。”杨坑村南蛇塘红白理事会会员周运标表示,如今,文明理念已入脑入心,村民们喜丧简办已经成为常态化。
今年2月,杨坑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,共同商议村内大事。“本季度,我们主要对春耕春种、土地改良、土地流转、人居环境等方面问题进行商讨,让村民做参与人、知情人、审议人。”杨坑村党总支部书记周雄青说。
村民代表围桌而坐,会议刚刚开始,他们就热烈地讨论起来。“村民代表大会我从不缺席,有事大家一起商议,我们每个人都要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。”村民代表周惠城说。
杨坑村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强化村民自治作用,不断健全完善“一约四会”(村规民约、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、禁毒禁赌会)制度,以制度上墙、扩大宣教、上门走访、耐心劝导等工作方式,有效增强村民自我监管的自觉性、主动参与的积极性,形成乡风文明、移风易俗工作“齐参与、齐监督、齐治理”的良好局面。
村民观看篮球赛
文化惠民拉近邻里关系
杨坑村投资修建了3个文化广场,方便村民参加文娱活动。“只要晚上有时间,我都会到村委会的舞台上教村民们跳舞,日子过得也更充实了。”杨坑村中学教师刘丽芬笑着说,自从村里组建广场舞队,跳广场舞的村民越来越多,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。
除了组建广场舞队,杨坑村还成立了党群志愿者队和村居篮球协会,在假期期间组织村民参加志愿活动和篮球友谊赛,丰富村民休闲生活之余,又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。
同时,杨坑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深入挖掘红色文化、廉政文化等,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。村“两委”不定期组织村民、志愿者到南蛇塘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参观学习。据介绍,该村南蛇塘党史文化教育长廊集国防教育、爱国教育、乡村振兴促进法、禁毒宣传、民法典、杨坑村退役军人名单六大功能,进一步增强了村民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。
杨坑村新建的妇女儿童之家
为更好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,杨坑村新建妇女儿童之家投入使用后,妇女、儿童可在此处阅读、谈心、看电影,还举办亲子阅读、防溺水教育、未成年教育等活动。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时常举办文娱活动,如戏剧演出、歌曲演唱、小品汇演、魔术表演等。”周雄青说,村里鼓励村民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唱主角,充分激发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(来源:河源日报 作者:曾敏)
责任编辑:李 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