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 | 设为首页  | 返回首页       中国文明网总站  | 河源网
[字体大小: ] [打印] [关闭窗口 ]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主题活动
中秋琐忆
时间:2023-09-30 16:53:00

  不提防,中秋已近到眼前。大大小小的超市里,进门处的显眼位置都已摆满各种各样的月饼礼盒。天气也转凉了,早已没有了夏日时节的溽热。

  就像蒋捷的《虞美人》和余光中的《乡愁》里所描述的那样,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经历同一件事情,面对同一种情感,内心里的感触并不相同的。无论看一场雨、听一首歌,还是过一个节,俱是如此。中秋,当然也不例外。

  小时候过中秋,心里盼得最多的是月饼,因为月饼可以拿来吃。那时候小店里零食的种类不多,买来买去总是常见的几样。到了中秋就不同了,即使平日里节俭惯了的家长也不会表现得太过吝啬,多多少少会买些月饼回来,给长辈,也给自己的孩子们。

  除了月饼,小时候关于中秋的记忆里还留有桂花树的影子。大抵中秋前后,桂花就渐次开了,黄颜色的小花儿开满枝头,风一吹,香气随风而散,可跑数里远。在农村里,你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明明桂花树在围墙里头,但是馥郁的香气却钻进了墙外行人的鼻孔里。

  如果院门没有锁,孩子们便会凑近前去,摘一捧桂花放进裤兜或者衣袋里,等回家的时候装入铅笔盒,这样打开盒子,阵阵香气就会扑鼻而来;有时也会夹进书本里面,等到时间一长,香气已经没有了,但压过的痕迹依然还在,就像人的回忆一样。即使院门上了锁,也难不住身手矫捷的孩子们,“蹭蹭”几下,就翻过院墙去了。

  时光就像一叶轻舟,不知不觉就已飘去老远。稍微长大了一些,多经历了几件事,多读了几本书,心智也渐渐地变得成熟起来。此时,除了口腹之欲和赏花的心情,还多了点精神层面的追求。偶然间,看到很多宋代的书籍里每每提及“八月十五钱江潮”,场面是那么壮观,便不由得萌生了想要去看看的心思。这一阶段,中秋与看潮之间,就画上了约等号。

  再然后,关于中秋的记忆就同眼、耳、口、鼻这些感官无关了,它变成了一种团圆的象征。与年少时候的无忧无虑不同,人在长大以后烦恼也会随之而来。尤其当你远离了故乡,秋上心头便成了忧愁。每到中秋,最怕的就是月圆人不圆。

  那些儿女实在回不来的,或者没有家人的,也有人在默默地关注着他们。很多志愿者每年都会在中秋来临的时候给许多结对的孤寡、空巢老人送去月饼,也送去他们的关心。

  事实上,过中秋的不只有人,还有动物。寂寂秋光里,虽然还有几只秋蝉停在树梢,但已没有了夏日的聒噪;与之相对,秋虫唧唧,用拉二胡的声音取代了喊号子的声音,在静夜里显得特别宁谧。

  年年中秋,今又中秋。中秋将近的时候,明月当空,照亮万里,不由得让人想起唐人王建的两句诗: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”(来源:河源日报 作者:潘玉毅)

责任编辑:李 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