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 | 设为首页  | 返回首页       中国文明网总站  | 河源网
[字体大小: ] [打印] [关闭窗口 ]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我们的节日
凌晨接“仙水”,夜晚来“乞巧”,河源七夕旧俗还有哪些?
时间:2022-08-08 09:10:00

  核心提示

  农历七月初七,传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;又称“魁星生日”,魁星主文事,在读书人眼里有极高地位。科举制度创建后,七夕又叫“魁星节”“晒书节”,保留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。

  在河源话里,“夕”与“席”同音,河源人习惯把这天称为“七月七夕”。在晚清和民国,七夕是槎城女子乞巧、斗巧的良辰。而今,最让河源人喜爱的习俗,就是七夕凌晨到天亮之前,去取“七夕水”贮藏备用。源城、龙川、和平多地都有这个风俗。

“我们的节日·七夕”河源市2022年七夕文艺汇演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,感受爱在七夕、甜蜜相约的浪漫节日氛围。图片来源:河源日报

  七夕与河源的紧密联系

  七夕的传说,与我市“河源”地名有紧密的联系。

  在浩瀚银河的东岸和西岸,各有一颗最亮的星。中国的古人遥望灿烂星河时,发现这两颗最亮的星,隔着天河,痴痴相望。于是,这两颗分属天鹰座和天琴座的星,分别被命名为牵牛星和织女星。早在秦代,人们就让这两颗星结了婚:“戊申、己酉,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,不出三岁,弃若亡。”(1975年湖北睡虎地出土竹简)汉武帝喜欢这个故事,在长安城挖了昆明湖,以池水象征银河。河源古时亦有一池,名唤“织女池”。

  西晋人张华在《博物志》里记载了一则传说:有凡人乘槎出海,不知时日,遇到了牛郎与织女。南朝齐时,河源设县。宗懔在《荆楚岁时记》里也记载了一个故事:汉代博望侯张骞寻(黄)河源,乘槎经月,见到了织女。

  在民间传说里,凡间的牛郎和天上的织女相爱,触怒王母娘娘,以头上金钗在天上一划,划出一道天河,将两人分隔于河两岸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,全天下的喜鹊都飞到天河上,搭成鹊桥,让牛郎和织女相会。

七夕当天,市区一对新人喜领结婚证。图片来源:河源日报

  河源后来有“槎江”的河段名,有“槎城”别名,有“织女湖”等与七夕传说有关的地名、故事。虽然七夕传说与河源地名如此紧密相关,但在河源,七夕的重要性不及七月十四中元节,民俗活动也不多。

  七夕当日取未见阳光的“仙水”

  七夕民俗活动流传久远,保留至今且参与人数较多的大概是取“七夕水”。每年七夕当天,常能看到河源人在朋友圈里“晒”取“七夕水”。

  传说“七夕水”是“仙水”,天庭七仙女会在农历七月初七天未明时下凡沐浴,凡间的河水、井水因此都沾上了仙气,有辟邪祛病作用。接取“仙水”要早,愈早愈好,因此老城有些居民,在七夕零时就拿着容器,前往新丰江、东江或山涧挑水。源城、龙川、和平等地都有这个风俗。民国《和平县志》载,七夕,男女晨起挑水,贮之,谓之“七夕水”,饮之可以治疾。越早越佳,用瓦罐密贮。

  民国时期,人们对“零时”的概念尚不熟知,一般等到七夕当日天破晓时,家家户户才派出成员到河边去取水贮藏起来。民国时期,上莞知识分子陈泽将这个风俗记录了下来,亲眼见到此水的神奇:“当日有些人家孩子如果肚子痛的话,就将这种水当药水饮,往往见效。这是事实,令人不可思议。”

  传说七夕当天下河洗澡,小朋友身上不会长痱子。有讲究的老人,还会摘一些此时盛开的花泡在水里,然后给孙子孙女们“冲凉”,以祈求孩子们的健康成长。这一天,女人们还可以用冷水清洗头发,当然,热水更好。传说,七夕当天取的泉水、河水,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,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,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。

  “七夕水”除了洗澡、药用,还能酿酒。民国时上莞的有钱人家在七夕当日大都做糯米酒,相传七夕做的酒,不仅味道好,还可存贮十年八年不变味。

  城中姑娘乞巧花样多

  织女又称天孙,善于织造。在男耕女织的农耕时代,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有双巧手?乞巧起源于汉代,最早见诸东晋葛洪的《西京杂记》,有“汉彩女常以七月初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”的记载。

  直到民国时期,在广东很多地方未出嫁的少女,在七夕晚上设瓜果等物拜天孙。在河源,各地不同俗,有的乞巧,有的不乞。在河源城里,坊间也有乞巧之俗。民国时期,欧阳箴的《村居杂诗》中记述河源姑娘乞巧的场景:“谁家少女独深情,都道今宵月更明。却羡风光逢七夕,全盘新供落花生。”

  在旧时,七夕前后7天里,河源城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,都会在父母长辈的张罗下,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手艺。

  河源老城至今保存很多古宅,每座古宅都有一个面积很大且通透的厅,人们把它叫厅下(厅厦)。厅下就是七夕前后姑娘们展示手艺的地方。

  河源客家山歌传承人丘雪云曾走访过一些城中老人,整理和记录了老河源城的七夕传统:展示才艺方面,姑娘们会选出自己最得意的琴棋书画作品和女红(手工艺品);姑娘们还要泡巧,也叫种生,即用井水浸泡绿豆、黄豆、稻谷、小麦、粟米,使之发芽。七夕当天夜里,还要摆上茶果、鲜花等,拜织女。

  七夕之前,各屋长辈们为女孩子置办好做女红(手工艺)、写字、画画等所需的材料;家人会从山上采掘一些小树或造型奇异独特的小植物,给姑娘们做蜡梅、红梅和盆景用。

  场地的布置也很重要,手工艺作品的展厅设在正厅堂,通常要把上厅和下厅的屏风卸开,摆上八仙桌,一字排开,两边摆上凳子;姑娘们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摆放在各自的位置上,书画作品挂在厅堂的两边墙壁上。姑娘们要出场的,则在侧厅,一边侧厅摆放古筝、古琴、棋桌,供姑娘们弹琴唱曲、吟诗作对、读书下棋。另一边侧厅摆放一张大大的桌子,铺上毯子,摆上文房四宝,作为写字、画画的展示厅。

  丘雪云了解到,旧时河源城女子读的书,有女书(妇女专用书籍),也有汉字书籍,诸如《木兰诗》《金叶曲》《千字文》《增广贤文》《三字经》《背解红罗》《唐诗宋词》《织锦回文》等。女孩们在一起吟咏诗文,或吟诗作对,行酒令。

  在物质仍不甚发达的时代,女性的手艺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生活质量,纺织、裁缝都是重要的手艺。七夕前后,姑娘们会展示织布、蚊帐、衣物等自制品。那时候,邝屋巷的姑娘们做的衣服总是最漂亮,穿起来很舒服,所以就有了“邝屋好裁缝”的美誉。

  姑娘们的刺绣作品也是格外引人注目,有荷包、手绢、衣帽、花鞋、字画,如《织锦回文》,还有各种小手工,如蜡塑、泥塑,用白蜡、红蜡、竹简等做成梅花、故事人物、小动物;还有面塑,用面粉做各式各样杯子、器皿等,粘上黑芝麻等,好玩又好吃;果雕,用瓜果雕刻仙女下凡、故事人物、瓜灯等。爱花的姑娘们,还会展出盆景盆栽。通过这样的才艺展示,人们就知道,谁家的女儿知书达理,谁家女儿心灵手巧,这也是将来男人选媳妇的参考指标。

  各家各户在展示自家女儿才艺时,还会备上茶和小吃,有糖果、角仔、蛋散、软糕、甜粄、凉粉、豆沙、汤圆、豆腐花等,接待来访街坊。

  关于泡巧,丘雪云说,泡巧也叫种生,即用井水浸泡绿豆、黄豆、稻谷、小麦、粟米,所以也称五生盆。豆子可发豆芽(绿豆、黄豆),用干净的篮子,放上洗干净的细沙,撒上一层豆子,再铺上一层沙子,撒上一层豆子。早晚用干净的清水浇洒,三四天发芽。

  到了七夕那天,女孩子们就拿出各自发的豆芽和秧苗,比谁的更密更壮。再有三四天绿苗长高了,就在旁边摆上制作的小树、小屋、小假山、小动物等,做成小村落;绿苗再长长些就用红绸带拢绑起来。

  七夕当晚,姑娘们都会提前相约好,七夕夜里沐浴更衣,在月光下摆上桌子,放置茶、酒、糖果、五子(花生、红枣、瓜子、栗子、桂圆)。再用红绸束几枝鲜花,插在花瓶里,案上摆个小香炉,姑娘们于案前焚香礼拜织女完毕,围坐在桌前,低头祈求手巧、心巧(聪明智慧)、貌巧(美丽漂亮);同时默想自己的心愿,如嫁个如意郎君、父母健康长寿、兄弟姐妹平安和睦等。

  槎城女子与南海姑娘曾七夕斗巧

  在旧时的河源,还有与广府相近的习俗——“斗巧”。

  民国时期,设在太平街上的东莞会馆与南海会馆,在七夕那天“斗巧”。他们布置好比赛场地,各自派出最巧手的姑娘,拿着“五生盆”,上面全是各式各样的豆芽或别的秧苗,有绿豆、黄豆、稻谷、小麦、粟米等,比谁发的苗更密更壮。此外,河源姑娘也有参与斗巧、拜七姐的。

  在太平街开缸瓦店的老板袁友粦和下城邝屋巷住户邝建祥,对从前的七夕活动印象深刻。袁友粦记得,河源曾与南海联合举办了一次七夕活动:“地点是在太平街南海会馆,槎城女子和南海女子,争奇斗巧,内容丰富,场景还配备了灯光背景,非常隆重。”

  “这么美好而又丰富多彩的槎城习俗,现在的河源人怎么就遗忘了呢?”一些经历过旧时七夕节活动的槎城老人感慨道。

  消失的七夕习俗,进了博物馆。在广州,已建成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,以天河区珠村明代建筑、珠村大祠堂即“明德堂”为核心筑群,设明德堂、纤云馆、巧艺馆、金风馆、玉露馆5个馆。在主馆明德堂,除了可以看到传统“摆七娘”展示之外,还有乞巧文化静态展示。

  七夕艳阳 曝书晒衣

  科举制度形成之后,七夕又有了“魁星节”“晒书节”的别称,保留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。

  农历五月龙舟水过后,一些人家中保存的线装、绢面古籍发霉。到了农历七月,雨水渐消,阳光强烈,正是曝晒书籍和衣物的好时候。古代传说农历七月初七,天门洞开,阳光明媚,是龙王爷“晒鳞日”,因此人们多在此日曝晒衣服、棉被,防虫防潮,读书人也在这天曝晒书籍。东汉崔实《四民月令》云:“七月初七,曝经书及衣裳,不蠹。”

  至北宋开始,官方推行晒书活动。据南宋洪迈《容斋四笔》等书记载,宋高宗绍兴、宋孝宗淳熙以及宋宁宗庆元年间都有“晒书会”“曝书会”,一般由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主持,由临安府具体承办。元代曾举办过晒书会,明、清后式微,至近代已不再有官方举办的晒书节。(来源:河源日报 凌丽

责任编辑:李 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