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 | 设为首页  | 返回首页       中国文明网总站  | 河源网
[字体大小: ] [打印] [关闭窗口 ]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我们的节日
【我们的节日•精神的家园——中秋节】非遗技艺五代传承,百年月饼飘香万家
时间:2023-09-30 11:44:00

  月饼是中秋节的“标配”,也是佳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,圆圆的月饼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。今天,我们带大家走进江东新区古竹镇的杨氏隆益饼家,看看传承百年的纯手工月饼是怎么制作出来的。

  在江东新区古竹镇的杨氏隆益饼家,第五代工艺传人杨惠珑正在制作五仁叉烧月饼。准备好所需配料后,杨惠珑就忙着开皮,对于糖浆、油、面粉的比例杨惠珑已经了然于心,“糖浆是我们要提前一两个月去熬的,会比较复杂。”

  饼皮是制作月饼的第一道工序,由于食材中加入了大量食用油和糖,要想轻揉面团直到揉得不沾手,揉面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。随着她双手不断揉搓,一块温润而色泽浅黄的饼皮就出来了。杨氏隆益月饼秉承客家月饼的古法制作方法,保持了原始口感和味道。传统的五仁叉烧馅料由核桃仁、杏仁、橄榄仁、瓜子仁、芝麻仁5种主要原料以及叉烧等加工成馅。

  杨惠珑表示,“和馅的时候要用到炒米粉,口感比较软糯香甜,有一股特殊的糯米清香味还有叉烧肉,我们每一天都起码要用一头猪以上的肉量,都是用当天现杀的猪肉去制作的。”

  “将香喷喷的馅料包进薄薄的饼皮当中,再装进饼印敲打成型,一枚手工制作的广式五仁叉烧月饼就可以送入烤箱了。饼皮厚度大概就3毫米吧,如果太厚了,烤的饼皮会比较硬,馅料就放不了那么多,我们都是有固定规格的。杨氏隆益饼家第四代传人杨华生说道。

  杨氏隆益月饼制作技艺已有150多年历史,并于2020年5月13日成功入选江东新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作为第五代传人,杨惠珑自大学毕业后就开始接手父亲的饼店,而手艺也是父辈们手把手传授下来的。“存交本心”是杨氏传人代代相传的宗旨,为此百年下来,他们依然坚持全套工序手工制作,“我们的门联叫‘隆情往旺湖海客 益友当存交本心’,横批‘隆益’。”

  杨氏隆益月饼具有皮薄、馅足、软腻、香甜和质感口感双佳的特征。既保留了五仁月饼坚果层次分明的特色,又带有特色叉烧,肉含量达到30%以上。每年秋天,许多人都会惦记起杨氏隆益月饼这一口沉甸甸的幸福。 

  店里一位顾客表示,“我从小就吃这个月饼,家里人都喜欢吃,还会买来送亲戚朋友我觉得这里的五仁叉烧比较好吃,从小吃到大的口味,记忆中的味道。”

  “来买月饼的,有很多本地人,外地来的也很多我们寄快递五湖四海都有,每天能卖出1万多个月饼。”杨惠珑说道。

  一枚枚小小的月饼

  寄托着人们

  月至中秋、国泰民安、阖家团圆的

  美好祝愿

  也承载着记忆中浓浓的乡情

  如今,作为非遗传承人

  杨惠珑则想把这项技艺

  传承下去、发扬光大

  “自己的坚守得到了社会的支持、肯定和喜爱,对于手艺人来说很欣慰,我们会继续传承下去,结合现代的味觉需求不断改进、创新,在包装上也要花心思,可以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案,更好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”杨惠珑表示。(来源:河源广播电视台)

责任编辑:李 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