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恐龙蛋数量之巨大,2004年11月,河源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,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授予“中华恐龙之乡”,这是全国16个唯一经国家权威部门批准的“恐龙之乡”。随着这一名号的流传,近年来,河源恐龙文化已成为了旅游的一大亮点,游客更是不辞千里慕名而来,只为目睹一番“恐龙之乡”的壮观。
河源恐龙博物就位于美丽的东江河畔,与宋代龟峰塔交相辉映,形成了一副和谐的画面。河源巨量的恐龙蛋化石、露天保存的恐龙脚印化石,和藏在河源恐龙博物馆里的恐龙骨骼化石,“三位一体”的珍贵恐龙化石资源,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。
进入大厅,映入眼帘的是一副逼真的恐龙模型。只见一具长20米、高8米的大型蜥脚类恐龙骨骼,三条翼龙及活动生效仿真霸王龙、窃蛋龙等恐龙模型,让人仿佛闯进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公园。
三位一体恐龙化石资源
河源市博物馆副馆长蒋安春:
我们的展厅面积是2800平方米,主要有河源的恐龙骨骼化石、恐龙足迹化石模型和我们的恐龙蛋化石, 分3个展厅,展出的是我们三位一体的恐龙化石资源。
2010年11月26日,河源恐龙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,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,这也为今后打造恐龙文化奠定基础,富有文化内涵的外形设计,成为了河源第一间标志建筑。
开放至今,博物馆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游客前来观赏。展馆以恐龙为主题,分《恐龙产房》、《恐龙足迹》、《恐龙故乡》三个展厅及多媒体3D影视厅,主要展出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的17000多枚各种恐龙蛋化石、10多具恐龙骨骼化石个体及众多恐龙足迹化石模型,体现了河源市作为“中华恐龙之乡”的丰富恐龙化石资源。
其中恐龙蛋、恐龙骨骼、恐龙脚印“三位一体”的恐龙化石资源极为罕见。
千奇百怪的恐龙蛋化石
窃蛋龙蛋。
1996年3月在河源市区东江边发现第一窝恐龙蛋化石至今,该馆已抢救发掘17000多枚恐龙蛋化石,馆藏恐龙蛋化石为世界之最,这些恐龙蛋化石种类丰富,有长条形、棱柱形、椭圆形、扁形、圆形等,规格从1.5厘米至19厘米不等,极具科研价值。
晶体恐龙蛋。
河源市博物馆副馆长蒋安春:
这是一种圆形恐龙蛋 但是它和我们其他恐龙蛋不同,它是一种晶体的恐龙蛋,这个蛋本身保存得比较好,小恐龙没有孵化,它慢慢地就在这个蛋里面形成了晶体。
外来游客:
我觉得很厉害,这边的标本特别多,图案什么的都做得栩栩如生,看了就很有感觉。
“黄氏河源龙”化石
从1996年恐龙蛋首度现身河源之后,伴随富有效率和力度的开发保护,河源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恐龙蛋化石主要出土地和馆藏地。除了恐龙蛋化石,河源已出土的有大型肉食恐龙霸王龙类的牙齿化石、大型素食的蜥脚类恐龙肋骨、颈椎体、鸟臀类恐龙趾骨化石,还有2002年12月正式命名的窃蛋龙类的黄氏河源龙化石。
“黄氏河源龙”化石是以该化石的发现者、原河源恐龙博物馆馆长黄东的姓氏而命名的,标志着河源恐龙的研究成果已走向世界。“黄氏河源龙”后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,这是广东省唯一被列入此保护等级的化石。
“黄氏河源龙”是一个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,又具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新品种,成为白垩纪时代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中间生物。
2003年,河源又成功发现恐龙化石脚印,成为世界上罕见的集恐龙蛋、恐龙骨骼、恐龙脚印“三位一体”的“龙蛋共地”。
外来游客:
其实像这样的地方确实是需要加以很好地保护 我们现在讲的四个自信,其中有一个就是文化自信,历史文化是要好好保护用来教育我们后一代、教育我们每一个国民。
河源市博物馆副馆长蒋安春:
因为我们现在馆藏这么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,它里面的科研价值非常大,我们现在跟中国科学院以及动物研究所、中国地质科学院、中山大学等这些科研机构,还有高校合作,借助他们的设备和人才来对我们的恐龙化石资源进行研究 。(河源广播电视台)
责任编辑:李 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