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8日,记者见到市民何文熙时,他刚从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山顶锻炼下来。何文熙说,家离公园很近,经常都会到这里锻炼、散步,现在二、三期工程也完工了,他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又多了,幸福感提高不少。
一群市民在公园里练歌。(图片来源:河源日报)
河源客家文化公园是河源市较大的公园,在河源市建成公园绿地分布图可以看到,星罗密布的公园遍布河源市区,小到1000多平方米的康乐公园大到164万平方米的笔架山公园,大大小小的公园有72个。据了解,住建部通过遥感监控,测出河源市的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1.93%,市民出行300米就可以享受到公园的福利。
扩园大大方便周边市民前来游玩
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山上,市民段俊兰带着孩子、母亲在散步,时而拍照、时而观看路边的花朵。她说,家就在公园附近,来这里非常方便。公园空气好,干净整洁,路也平坦,累了还有地方休息,非常适合散步。
河源客家文化公园。(图片来源:河源日报)
据介绍,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占地面积约1.48平方公里,自2010年11月以来,逐年分期建设,目前已完成了一期、二期和三期建设,建成了公园南门至图书馆及东侧山体范围共约67万平方米。公园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,突出营造一树一景,有乔灌木300多种;依山就势建设6万平方米的生态湖,构建了良好的吸水、蓄水、渗水天然绿化草地的海绵体。
河源客家文化公园管理处主任陈俊中说,去年,三期工程也投入使用了,目前公园北面有1个进出口,东面有3个进出口,这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来公园休闲娱乐。每天早上、晚上,都会有很多市民来公园散步,驻足观赏风景。
此外,公园还构建了以孙中山铜像为主的河源文化地标;建成了由34位名人先贤艺术塑像、10组反映河源厚重历史文化的客家风情雕塑及160米客家风情浮雕组成的先贤雕塑园,建设了全国首个“客家古邑家训长廊”和体现客家建筑元素的图书馆。
从零散建设城市公园到打造公园城市
临近河源客家文化公园的是河源市儿童公园。一早,市民蔡玉玲夫妻俩就带着孩子来公园玩耍。她说,2011年刚来河源的时候,市区很少地方可以游玩,近几年,河源发展很快,在市区就有公园供市民散步、玩耍,而且卫生设施、道路设施等都很完善,只要有时间,他们都会带着孩子到公园玩。据介绍,河源市儿童公园占地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,其中绿化面积约4.4万平方米,园建面积约4.4万平方米,公园内娱乐设施包括开心农场、迷宫、沙地乐园、梦幻花田、攀爬乐园区、露天剧场等。
河源市儿童公园。(图片来源:河源日报)
据了解,为实现“250米见绿,500米见园”的目标,河源市见缝插绿,绿化社区,高水平改造建设了茶山公园、幸福小区、新江健身公园、火车站广场等25个小游园,满足了市民休闲需求,形成了以休闲公园、健身广场为节点的网格化布局。以位于中心城区腹地的客家文化公园为原点,高质量建成了儿童公园、全民健身广场、红星公园等25个综合性公园。建成了笔架山公园、七寨湖公园、梧桐山公园等8个景区公园,实现了“园中建城”的理念。
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科园林工程师叶心芬说,近几年来,该局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不断完善公园体系建设,以创园、创文为契机,从零散地建设城市公园逐步过渡到打造公园城市。市民的生活方式从以前的家、单位“两点一线” 转变为现在的家、公园、单位“三点成面”,下一步将突出河源特色,力求为河源市创文工作争光添彩、为百姓谋取更大福利。(河源日报)
责任编辑:李 玲